對于3D打印等新興科技,我國一直都持著開放接納并且大力扶持的態度。而自3D打印正式走入市場以來,經歷了不少坎坎坷坷,一路上也并不那么一帆風順。在未來的發展中,3D打印這顆幼苗還需要更多的澆灌,方能生根發芽。
據了解,目前我國的3D打印產業,由四個部分構成:
第一,3D數字化建模軟件,3D數字化建模軟件是3D打印的基礎,無論是直接建模,還是逆向掃描,都需要用到3D數字化建模軟件,國外的如CATIA、UG、CREO,國產的如中望3D等,3D數字化建模軟件的發展水平,使用水平,和一個國家的工業設計創新能力直接制造過程;
第二,3D打印機硬件,3D打印機包含很多種類型,如選擇性激光燒結(SLS)、直接金屬激光燒結(DMLS)、熔融沉積成型(FDM)、立體平板印刷(DLA)、熔絲制造(FFF)、融化壓模(MEM)、分層實體制造(LOM)、電子束熔化成型(EBM)、選擇性燒結(SHS)、粉末層噴頭三維打印(PP)等模式,現在國際主流的設備如美國的3DSYSTEM,Stratasys、德國的EOS等,國產的包括陜西恒通,湖北濱湖機電、廣州中科院電子所、南京紫金立德、北京太爾時代等,3D打印機硬件把3D數字化建模軟件所建立的3D模型,通過STL等格式導入3D打印機,進行分層打印的增材材料可支持的類型已經比較多,從大類上分,可以分成非金屬非生物材料、金屬材料、生物材料三大類,每一類又都包含很多種材料類型,以SLS加工模式為例,目前已經支持臘粉、聚苯乙烯、工程塑料(ABS)、聚碳酸酯(PC)、尼龍、金屬粉末、覆膜陶瓷粉末、覆膜砂、納米材料等多種材料;
第三,3D打印材料,目前3D打印相關,是3D打印的數據源;
第四,3D打印網絡公共服務平臺,了解3D打印行業的人士都知道,在發達國家,3D打印公共服務平臺在3D打印產業鏈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,如Shapeways這樣的3D打印網絡平臺,在3D打印的教育普及推廣,創意呈現,在線企業服務等方面,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,3D打印產業在國外的繁榮,3D打印網絡公共平臺功不可沒。
以上,我們解讀了3D打印產業鏈,軟件、硬件、材料、公共服務平臺,這四環環環相扣,缺一不可,政府扶持3D打印產業的發展,必須從全產業鏈入手,只有全產業鏈的繁榮壯大,3D打印產業才真正在中國落地生根。當前3D打印領域主要業務包括:設備制造、打印材料和打印服務。我們將目前市場上的廠商分為以下3類:設備制造商、材料提供商和打印服務商。
2013年,中國3D打印產業市場規模達到17.2億人民幣,年增長率達77%,在全球總規模中約占9.0%。2014年,國內3D打印市場規模約為47.4億元,保持較高增長速度,遠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,主要集中在家電及電子消費品、建筑、教育、模具檢測、醫療及牙科正畸、文化創意及文物修復、汽車及其他交通工具、航空航天等領域。其中,3D打印最大的三塊需求分別來自民用消費、工業設計和航天軍工。